分类 言出法随 下的文章

原文链接:Facades

什么是Facades

Facades是我们在Laravel应用开发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组件,叫组件不太合适,其实它们是一组静态类接口或者说代理,让开发者能简单的访问绑定到服务容器里的各种服务。Laravel文档中对Facades的解释如下:

Facades 为应用程序的 服务容器 中可用的类提供了一个「静态」接口。Laravel 本身附带许多的 facades,甚至你可能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已经在使用他们!Laravel 「facades」作为在服务容器内基类的「静态代理」,拥有简洁、易表达的语法优点,同时维持着比传统静态方法更高的可测试性和灵活性。

我们经常用的Route就是一个Facade, 它是\Illuminate\Support\Facades\Route类的别名,这个Facade类代理的是注册到服务容器里的router服务,所以通过Route类我们就能够方便地使用router服务中提供的各种服务,而其中涉及到的服务解析完全是隐式地由Laravel完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应用程序代码变的简洁了不少。下面我们会大概看一下Facades从被注册进Laravel框架到被应用程序使用这中间的流程。Facades是和ServiceProvider紧密配合的所以如果你了解了中间的这些流程对开发自定义Laravel组件会很有帮助。

- 阅读剩余部分 -

原文地址:中间件

中间件(Middleware)在Laravel中起着过滤进入应用的HTTP请求对象(Request)和完善离开应用的HTTP响应对象(Reponse)的作用, 而且可以通过应用多个中间件来层层过滤请求、逐步完善响应。这样就做到了程序的解耦,如果没有中间件那么我们必须在控制器中来完成这些步骤,这无疑会造成控制器的臃肿。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电商平台上用户既可以是一个普通用户在平台上购物也可以在开店后是一个卖家用户,这两种用户的用户体系往往都是一套,那么在只有卖家用户才能访问的控制器里我们只需要应用两个中间件来完成卖家用户的身份认证:

class MerchantController extends Controller
{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
    {
        $this->middleware('auth');
        $this->middleware('mechatnt_auth');
    }
}

在auth中间件里做了通用的用户认证,成功后HTTP Request会走到merchant_auth中间件里进行商家用户信息的认证,两个中间件都通过后HTTP Request就能进入到要去的控制器方法中了。利用中间件,我们就能把这些认证代码抽离到对应的中间件中了,而且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组合多个中间件来对HTTP Request进行过滤。

再比如Laravel自动给所有路由应用的VerifyCsrfToken中间件,在HTTP Requst进入应用走过VerifyCsrfToken中间件时会验证Token防止跨站请求伪造,在Http Response 离开应用前会给响应添加合适的Cookie。(laravel5.5开始CSRF中间件只自动应用到web路由上)

上面例子中过滤请求的叫前置中间件,完善响应的叫做后置中间件。用一张图可以标示整个流程:
中间件.jpg

- 阅读剩余部分 -

来源:服务容器(IocContainer)

Laravel的核心是IocContainer, 文档中称其为“服务容器”,服务容器是一个用于管理类依赖和执行依赖注入的强大工具,Laravel中的功能模块比如 Route、Eloquent ORM、Request、Response等等等等,实际上都是与核心无关的类模块提供的,这些类从注册到实例化,最终被我们所使用,其实都是 laravel 的服务容器负责的。

如果对服务容器是什么没有清晰概念的话推荐一篇博文来了解一下服务容器的来龙去脉:laravel神奇的服务容器

服务容器中有两个概念控制反转(IOC)和依赖注入(DI):

依赖注入和控制反转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描述,它们描述的角度不同。依赖注入是从应用程序的角度在描述,应用程序依赖容器创建并注入它所需要的外部资源。而控制反转是从容器的角度在描述,容器控制应用程序,由容器反向的向应用程序注入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外部资源。

在Laravel中框架把自带的各种服务绑定到服务容器,我们也可以绑定自定义服务到容器。当应用程序需要使用某一个服务时,服务容器会讲服务解析出来同时自动解决服务之间的依赖然后交给应用程序使用。

- 阅读剩余部分 -

来源:类的反射和依赖注入

在讲服务容器之前我想先梳理下PHP反射相关的知识,PHP反射是程序实现依赖注入的基础,也是Laravel的服务容器实现服务解析的基础,如果你已经掌握了这方面基础知识,那么可以跳过本文直接看服务容器部分的内容。

PHP具有完整的反射 API,提供了对类、接口、函数、方法和扩展进行逆向工程的能力。通过类的反射提供的能力我们能够知道类是如何被定义的,它有什么属性、什么方法、方法都有哪些参数,类文件的路径是什么等很重要的信息。也正式因为类的反射很多PHP框架才能实现依赖注入自动解决类与类之间的依赖关系,这给我们平时的开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本文主要是讲解如何利用类的反射来实现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并不会去逐条讲述PHP Reflection里的每一个API,详细的API参考信息请查阅官方文档

- 阅读剩余部分 -

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357698265

PHP的反射机制提供了一套反射API,用来访问和使用类、方法、属性、参数和注释等,比如可以通过一个对象知道这个对象所属的类,这个类包含哪些方法,这些方法需要传入什么参数,每个参数是什么类型等等,不用创建类的实例也可以访问类的成员和方法,就算类成员定义为 private也可以在外部访问。

官方文档提供了诸如 ReflectionClass、ReflectionMethod、ReflectionObject、ReflectionExtension 等反射类及相应的API,用得最多的是 ReflectionClass。

- 阅读剩余部分 -